黄精
发表日期:2024-02-29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礼府
黄精是一种传统补益药,具有补肾阴、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黄精富含营养以及生物活性物质……
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本草纲目》

黄精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中医理论认为,黄精属于补益药,具有补肾阴、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

黄精是一种口感甘甜、独特风味的食材,富含营养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黄精属药食同源。

黄精是 百合科 黄精属 多年生 草本植物 ①滇黄精、②黄精或③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照形状不同,习惯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营养价值


黄精的营养(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而且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多糖、甾体皂苷、三萜、生物碱、木脂素、黄酮、植物甾醇及挥发油等,其中多糖和甾体皂苷类成分含量较大为其主要功效成分。

1. 黄精多糖

黄精多糖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精多糖具有以下作用:
① 降血糖:黄精多糖可升高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说明黄精多糖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② 预防心血管疾病:黄精多糖有降低血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的作用,还能阻止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从而达到防治动脉硬化的目的。

2. 甾体皂苷

黄精含有的甾体皂苷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天然甾体皂甙的生物活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世界各地科学家都在进行。最早为法国的专利,报道薯蓣皂甙元及其甙有抗关节炎作用;前苏联科研人员发现其有降胆固醇的作用;80年代 Ravikumer 等发现云南白药中的薯蓣皂甙有抗癌活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甾体皂苷”相关知识文章。

3. 蛋白质、维生素等

黄精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黄精中还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等,这些糖类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保持身体的活力和体力;
黄精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
黄精还含有铁、铜、锌、镁、锰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于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铁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铜可以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合成等。

药用价值


黄精作为中药材,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用黄精来源于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3种黄精属植物。
中医理论认为:

黄精是补肾(补肾阴)药材,同时还有补血作用,补而不燥。针对肾阴虚症状,比如白头发、腰膝酸冷、五心烦热或者有时候遗精这些都可以用黄精。
黄精为补益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中医临床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黄精入药历史悠久,中医典籍多有记载:

《名医别录》: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长久服用身体轻盈、多年不饥饿。
《本草求真》:黄精止是入脾补阴,若使夹有痰湿,则食反更助湿。
《本草便读》:黄精味甘而厚腻,颇类熟地黄……按其功力,亦大类熟地,补血补阴,而养脾胃是其专长。
《本草经集注》:虽燥并柔软有脂润,俗方无用此而为仙经所贵,根叶华实皆可饵服用,酒散随宜俱在,断榖方中。
《抱朴子》: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
《食疗本草》:黄精,凡生时有一硕,熟有三四斗,蒸之若生,则刺人咽喉。曝使干,不尔朽坏。根叶花实皆可食之。

日常食用


黄精作为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口感甘甜、适口性好、独特风味等特点,民间广泛烹制黄精菜肴、黄精药膳、黄精酒等。
黄精可以炒食、煲汤、蒸食、熬粥、泡酒、做药膳等。

1. 煮汤

将黄精的根茎切片,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2小时,再加入适量的其他食材,如瑶柱、瘦肉等,调味即可食用。

2. 炖煮

将黄精切片或切块,与瘦肉、鸡肉等一同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炖1-2小时,调味后食用。

3. 炒菜

将黄精和其他蔬菜一同切片或切丝,炒熟后调味即可食用。

4. 泡茶

将黄精切片,加入沸水中,泡制5-10分钟后,放入茶杯中饮用。
以上提到的食用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可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适当调整。

温馨提示:

黄精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药)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药理作用,建议食用前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

小知识:黄精的别称


龙衔(《广雅》),太阳草(张华《博物志》),白及、兔竹、垂珠、鸡格(《抱朴子》),鹿竹、重楼(《别录》),萎蕤、苟格、马箭、笔菜(《本草图经》),黄芝(《灵芝瑞草经》),笔管菜(《救荒本草》),生姜(《滇南本草》),野生姜(《本草蒙筌》),野仙姜(《广西通志》),山生姜(《本草备要》),玉竹黄精、白芨黄精(《本草从新》),阳雀蕻(《辰溪志》),土灵芝、老虎姜(《草木便方》),山捣臼(《岭南采药录》),鸡头参(《山西中药志》),黄鸡菜(《中药志》),山姜(《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2月
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
王建,张冰.《临床中药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手机商城
订阅号
头条
抖音
微博
快手
小红书
北礼府官方网站   京ICP备2025115033号-1  
Copyright © 2025 北礼府(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邮箱:blforg@126.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礼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