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芥子
发表日期:2024-02-28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礼府
黄芥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材,也是传统中药材,具有:润肺化痰、消肿止痛、温中散寒、利水化瘀、通经络、消肿毒的作用…
黄芥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中医理论认为,黄芥子具有:润肺化痰、消肿止痛、温中散寒、利水化瘀、通经络、消肿毒的作用;

黄芥子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材,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黄芥子属药食同源,是 十字花科 白芥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芥 的干燥成熟种子。

营养价值


黄芥子的营养(化学)成分非常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芥子油甙、芥子酶、芥子酸、芥子碱、脂肪、蛋白质、粘液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其中:

1. 黄酮类化合物

黄芥子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抑菌、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同时对人体心血管系统也有积极的影响。

2. 芥子多糖

黄芥子含有多糖。芥子植物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

3. 芥子碱

黄芥子含有芥子碱。芥子碱是非常有价值的天然抗氧剂,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芥子碱还具有有平喘、降血压、抗炎等作用。

4. 芥子油甙

黄芥子含有芥子油甙。它是一种具有辛辣味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能够积极有效的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和消化能力。

5.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黄芥子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

药用价值


黄芥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中医理论认为,黄芥子具有以下作用:

1. 温肺、豁痰、利气

对于因肺燥或寒痰导致的咳嗽、气喘、痰多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参考来源:《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

2. 消肿止痛、散结通络

对于因气血瘀滞或外伤引起的胸胁胀痛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等疼痛有一定的作用。——参考来源:《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

3. 温中散寒

对于因胃寒或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等胃肠道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参考来源《本草纲目》、《千金方》

4. 利水消肿

对于因水湿停留或肾虚引起的水肿、浮肿等水分代谢障碍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参考来源:《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

5. 抗菌消炎

对于因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溃疡、喉咙发炎等皮肤和粘膜损伤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参考来源:《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

关于黄芥子的药用价值,
中医典籍中多有记载,选录如下:

《名医别录》:主射工及疰气发无常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醋和涂之。
《本草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咳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本草求真》:书载能治胁下及皮里膜外之痰,非此不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是此义。
《简便单方》: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
《圣惠方》:治咽喉闭塞不通甚者:芥子三两,捣,细罗为散,以水蜜调为膏,涂于外喉下熁之,干即易之。
《日华子》: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日常食用



1. 黄芥子醋

将黄芥子粉和醋按1:4的比例混合,密封保存一周后即可食用。

2. 黄芥子蜂蜜水

将黄芥子粉和蜂蜜按1:10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3. 黄芥子姜汤

将黄芥子粉和生姜片按1:5的比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小火煮15分钟,过滤后即可饮用。

4. 黄芥末酱

将黄芥子粉和盐按1:0.2的比例混合,加入少许水和白醋,搅拌均匀后放入玻璃罐中,密封保存一个月后即可食用。

参考资料: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2月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王建,张冰.《临床中药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钟赣生.《中药学(第4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手机商城
订阅号
头条
抖音
微博
快手
小红书
北礼府官方网站   京ICP备2025115033号-1  
Copyright © 2025 北礼府(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邮箱:blforg@126.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礼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