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发表日期:2024-02-12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礼府
白扁豆是传统中药材,也是营养丰富的食材,药食同源。
白扁豆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中医理论认为,白扁豆具有“补脾和中、化湿消暑”的作用,最早记载见于《名医别录》,原名匾豆。

白扁豆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其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都非常高,而且白扁豆含有的淀粉酶抑制物在身体内有辅助降血糖的作用。
《食疗本草》中记载“久食头不白”。
白扁豆(植株)是豆科 扁豆属 双子叶植物,原产亚洲西南部和地中海东部地区,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也称蛾眉豆。
营养价值

白扁豆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都非常高,还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硫胺酸、核黄酸、尼克酸、抗坏血酸、氰甙、酪氨酸酶、淀粉酶,此外,还有含有磷脂、血球凝集素等成分。
1. 蛋白质
白扁豆含有多种蛋白质,包括球蛋白、清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对身体的生长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2. 酚类化合物
白扁豆中还含有一些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
3. 淀粉酶
白扁豆含有淀粉酶抑制剂,对降低人体血糖含量有一定作用;
药用价值

中医理论认为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消暑的作用,其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记载:
《本草纲目》:“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本草备要》:“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消暑除湿,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
《本草新编》:“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
《中国药典》:“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
《本经逢原》:“补脾除湿,消暑解毒。”
中医典籍中的这些记载,展示了白扁豆在中医药中的重要地位和多样的应用。
日常食用

1. 白扁豆可以
煮粥
,增加粥的营养和口感。
2. 将白扁豆
2. 将白扁豆
煮熟后凉拌
,加入喜欢的调料,制作清爽的凉菜。
3. 白扁豆还可以与肉类一起
3. 白扁豆还可以与肉类一起
炖煮
,增添风味。
4. 将白扁豆磨成粉,用于制作糕点或面包,增加膳食纤维。
5. 白扁豆也可以
4. 将白扁豆磨成粉,用于制作糕点或面包,增加膳食纤维。
5. 白扁豆也可以
泡茶
饮用,享受其营养价值。
6. 也可以将白扁豆
6. 也可以将白扁豆
发芽后食用
,换一种口味享受其营养价值。
白扁豆的食用方法多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进行尝试。快来分享你对白扁豆食用方法的创意和心得吧!
白扁豆的食用方法多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进行尝试。快来分享你对白扁豆食用方法的创意和心得吧!
温馨提示:
白扁豆营养丰富,药食同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
嫩荚和未煮熟的白扁豆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食用白扁豆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最新发表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