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
发表日期:2024-02-07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礼府
砂仁是一味传统中药材,也常被用于日常烹饪,例如煲汤、炖肉等,属药食同源。
砂仁是一味传统中药材,也常被用于日常烹饪,例如煲汤、炖肉等,属药食同源。

中医理论认为,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

现代医药学、营养学研究表明,砂仁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调节胃肠功能、镇痛、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砂仁是 姜科 豆蔻属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又被称作:缩砂仁、缩砂蜜等,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姜科植物通常具有独特的芳香和辛辣味道,砂仁也不例外。

营养价值


砂仁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如萜类化合物、醇类、酯类等,这些成分赋予了砂仁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1. 挥发油

砂仁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砂仁挥发油。研究发现,砂仁挥发油具有调节胃肠功能、镇痛、抗炎等作用,对消化系统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2. 黄酮类化合物

砂仁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

3. 生物碱、多糖

砂仁还含有一些生物碱和多糖等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与砂仁的药用功效密切相关,如调节免疫系统、抗氧化等。

药用价值


砂仁常被中医用以化湿行气、温中止泻。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证实砂仁有强胃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消除肠胀气的作用。

砂仁入药最早记载见于唐代甄权所著的《药性论》,之后的中医典籍多有记载:
《珍珠囊》:治脾胃气结治不散。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本草经疏》: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
《本草汇言》: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此药辛香而散,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
《玉揪药解》: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阴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酸腐,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谓逆。
《本草纲目》:辛香温散,止呕安胎,行气温中。
《本草拾遗》:主积冷气,止呕逆,消谷食,解酒毒。
《本草备要》:砂仁,温脾开胃,止呕止泻,理气安胎。
《本草从新》:治冷气腹痛,和中行气。
《药品化义》:温中和气,消食化积。

日常食用


除了药用,砂仁植物在烹饪中也有广泛应用。它的芳香味道为菜肴增添了独特的风味,使口感更加丰富。常用作炖煮调料或者蜜饯。

1. 茶饮佐料

可以将砂仁磨成粉,加入咖啡或茶中,为饮品增添一份独特的香气。

2. 烹饪调味料

在烹饪肉类、海鲜或蔬菜时,适量加入砂仁粉,可提升菜肴的风味。

3. 甜点调味

制作甜点时,尝试在蛋糕、饼干或布丁中加入砂仁粉,独特的味道定会让你的味蕾惊喜不已。
手机商城
订阅号
头条
抖音
微博
快手
小红书
北礼府官方网站   京ICP备2025115033号-1  
Copyright © 2025 北礼府(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邮箱:blforg@126.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礼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