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发表日期:2024-01-15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礼府
山茱萸是一种传统药材,中医理论认为,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既能益肾精,又可助肾阳 ”的作用。
山茱萸是一种传统药材,中医理论认为,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既能益肾精,又可助肾阳 ”的作用。

山茱萸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材。2023年11月9日,国家卫健委将山茱萸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即药食同源。
山茱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长寿和健康的象征。
山茱萸(植株)是一种观赏价值非常高的植物。每年春天,山茱萸先开花,后逐渐枝叶繁茂,到了盛夏便绿叶成荫,而到了秋季,它会结出累累果实,绯红欲滴。作为庭院、花坛的景观植物,单植或片植效果都十分美丽;山茱萸也适合盆栽,在花卉市场十分畅销。

山茱萸(植物)是山茱萸科 山茱萸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主要产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山茱萸以果肉入药。根据传统惯例,作为药材或者食材提及的“山茱萸”是指“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后文也是如此。
营养价值

山茱萸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其中包括16种氨基酸、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以及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B族等成分。
1. 山茱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钾、镁、铁等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2. 山茱萸还含有如山茱萸苷、酚类物质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
3. 山茱萸还富含多糖、皂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滋补肝肾、降糖降脂、抗疲劳等作用;
4. 山茱萸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这些物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预防便秘等问题。
药用价值

中医理论认为:“山茱萸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
《神农本草经》:“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名医别录》:“肠胃固冷,实肠中,令人利。”
《药性论》:“治脑骨痛,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
《珍珠囊》:“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本草纲目》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以上只是山茱萸在部分中医典籍中的记载。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材的使用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日常食用

山茱萸日常食用,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同时还具有药用价值。
1. 泡水饮用:
将适量山茱萸浸泡在温水中,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
2. 熬粥;
将山茱萸与米一起煮成粥。
3. 煮汤;
将山茱萸与其他食材一起煮汤,比如将山茱萸与瘦肉、红枣、枸杞一起煮成养生汤。
4. 酒山茱萸:
取适量干净山茱萸肉用黄酒拌匀,待黄酒被吸尽后装罐内,密闭保存。
5. 蒸山茱萸:
取少量山茱萸肉放置在笼屉或适宜蒸器内,先用武火后改用文火蒸至山茱萸肉外表呈紫黑色,熄火后闷过夜即可。

温馨提示:
山茱萸属药食同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食用方法和数量应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如有相关需求,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食用。
最新发表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