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小米
发表日期:2024-05-10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礼府
敖汉旗是世界小米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粒小米出现的地方
小米在中国古代位居五谷之首。

小米是糜子脱壳后的产物,中国北方地区称之为
谷子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全世界80%的小米都出自中国

敖汉旗是世界小米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粒小米出现的地方。

敖汉旗是中国著名的杂粮主产区,清朝时期,敖汉小米是皇家贡米之一。

敖汉境内的史前文化遗址地都发现了与旱作农业相关的生产工具。先民们通过利用施用农家肥、轮种、套种等传统技术,实现了土地的永续利用。从前使用的石铲、石耜、石刀、石磨盘等,到今天仍在延续,确保了旱地作物的绿色天然本质。
在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中,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旱地作物种植的田间管理比较复杂,经历一系列的生产过程,传承了几千年的原始农业的影子。

历史悠久的敖汉小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人员发现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是新石器时代敖汉先民的村落,被称为“华夏第一村”。

2001—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对兴隆沟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采用浮选法获取经过人工栽培的炭化粟、黍的籽粒1600余粒,测定年代距今约7650年,这是西辽河流域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的、经过人工栽培的旱作农业遗存。

考古学家通过C13和N15骨骼鉴定,分析兴隆沟地区人、动物、植物的稳定同位素数值,得出结论:在兴隆洼文化时期人类的主食就是谷物,证明远在8000年前著名的敖汉小米就摆在了史前先民的餐桌上。

农业起源是考古学三大课题之一。


传统观点认为黄河流域是旱作农业发源地,但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现挑战了这一观点,许多学者认为至少应包括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两个起源中心。

而关于中国小米的起源问题,地处西辽河流域的敖汉曾经是探索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理想之地。

敖汉旱作农业有8000年栽培史,经历了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层文化等阶段。

敖汉区域形成了原生的、高水平的古代文明,是中国原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是多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又是契丹、蒙古、汉等民族活动的中心。3000年前,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在这一区域建立地方政权,农耕文化依然存在。随着汉人定居,辽代农业有了初步发展。部分蒙古族牧民也学会了耕牛深翻播种。

经过史前漫长岁月的沉淀,以粟、黍种植为代表的敖汉地区传统农业生产趋于定型,形成了从耕作、播种到田间管理、收获及加工的一整套粟作制度和技术体系。

敖汉旗的小米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海拔较高,温差大,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土壤深且有机质丰富,冬季漫长,春季干旱,夏季短热,秋季早冷。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日照时数长。水系丰富,地上水年平均径流量大。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小米种植。

敖汉小米得益于全球500佳的农业种植环境,具有优良独特的品质。其色泽金黄,粒大饱满,质纯味正,粘甜爽口。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平衡膳食、调节口味的理想食品,也是孕期妇女及产后进补的高级食品。

营养小米


小米蛋白含量≥9%,脂肪≥2.8%。蛋白质含量与小麦相当,明显高于稻米等农作物。氨基酸种类齐全,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比例合适。

敖汉小米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同类产品,其中谷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评分高于FAO/WHO模式标准值,EAAI为57.91—59.83,高于其他粮食。
处理方式:采用独有多级轻碾法,低温运转,避免高温破坏,最大程度保留杂粮本身的营养成分,如矿物质、维生素等。
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丰富,高于其他小米、稻米和玉米。氨基酸总量也高于其他小米,必需氨基酸评分和EAAI均高于FAO/WHO模式标准值。

世界上第一个旱作农业文化遗产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因其独特的价值和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于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旱作农业文化遗产。敖汉小米因此受到全球关注。

敖汉小米的产品多样化,除了常规的米产品外,还有小米液、小米饮料等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在全国700多个县市区都有销售,并且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中城市。敖汉旗的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年产值达到1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8亿元。

敖汉小米是全旗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该旗成立了农耕小米集团,建立了敖汉小米数字农业平台,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标准化引领小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该地区通过信息赋能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
敖汉小米已经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形象代言,走向世界人民的餐桌。目前,敖汉年产优质小米5亿斤,远销全国各地。

2012年9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3年5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敖汉小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自2014年起,敖汉旗连续承办九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展示中国农业文化的魅力。
同年,敖汉旗获得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县级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称号。敖汉小米经过北京东方嘉禾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并通过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的推广,进入全国和东南亚市场。
2015年,赤峰市被确定为全国特色农产品产业示范小米优势区。
2016年,敖汉谷子种子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入太空。
2019年,敖汉小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估值达113.53亿元。
2020年,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被选为“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2023年4月,拥有8000年种植历史的敖汉小米入选全国“农遗良品”优选计划十佳品牌。
手机商城
订阅号
头条
抖音
微博
快手
小红书
北礼府官方网站   京ICP备2025115033号-1  
Copyright © 2025 北礼府(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邮箱:blforg@126.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礼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