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
发表日期:2024-01-11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礼府
芡实是一种的天然滋补食品,也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药食同源。
芡实是一种的天然滋补食品,也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药食同源。

芡实属 睡莲科 芡属 一年水生草本植物,在植物学上被称为欧洲黑麦草、狐狸坚果。
芡实在世界各地均有生长,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印度、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芡实的生长需要有特殊的湿地环境,通常在淡水或稻田中栽种。芡实的块茎在水中生长,茎和叶子则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在池塘、湖沼中、阳光充足的地方芡实较为常见,喜温暖,不耐寒也不耐旱。

芡实分为北芡和南芡。
按照中医理论,通常北芡食用为主,南芡药用为佳;南芡以江苏原产的“苏芡实”和广东肇庆地区原产的“肇实”较为著名。

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将芡实列入上品。

小知识:

《神农本草经》中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古代对药物的一种分类法。认为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被列为上品;没有毒或者有毒须斟酌食用的可以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多毒而不能长期服用,能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

营养价值


芡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一般食用或入药用其种仁。
芡实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以及较多具有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
芡实中蛋白质含量高达9.68%,主要是由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构成,且氨基酸种类齐全,共检测到18 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
芡实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镁、铁、磷、钙、碘、硒等,其含量都较高;
芡实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多酚类,环肽类和黄酮类等活性成分;
多种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多多酚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皱纹、美白肌肤、增强皮肤弹性和光泽的作用。
另外芡实富含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是一种适合控制卡路里摄入的食材。

药用价值


芡实入药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其药用价值在历版《中国药典》均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日华子本草》:开胃助气。
《本草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本草从新》: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
《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
《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
《畲医药》:鸡头子,鸡头,鸡嘴莲:种子治脾虚泄泻,滑精,遗精,尿频遗尿,白带,小儿营养不良。
《傣医药》:萝章管。种子治固贤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带下,淋浊,小便不禁。
《蒙药》塔赫燕-陶勤盖图:种仁用于脾虚泄泻,遗精,滑精,白带,尿频,遗尿

《中药大辞典》记录的芡实别名

芡实,别名卵菱(《管子》),鸡瘫(《庄子》),鸡头实、雁喙实(《本经》),鸡头、雁头、乌头(《方言》),艻子(陶弘景),鸿头(韩愈),水流黄(《东坡杂记》),水鸡头(《经验方》),肇实、刺莲藕(《广西中兽医药植》),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江苏植药志》),鸡咀莲(《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鸡头苞(《江西中药》),刺莲蓬实(《药材学》)。

日常食用


日常生活中,芡实可以煲汤,也可以制作成糕点、糖果等食品:

1. 煮粥:
可以将芡实和小米、大米等谷物一起煮粥;
2. 煮糖水:
可以将芡实和红枣、百合等材料一起煮成糖水;
3. 煲汤:
可以将芡实加入鸡汤、排骨汤等汤品中,增加汤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4. 炒食:
可以将芡实和其他食材一起炒食,如和虾仁、猪肉等;
5. 直接食用:
可以将芡实晒干后直接食用,或者将其磨成粉,加入水中搅拌后饮用。
……
芡实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材,可以通过不同的食用方法来享受其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王建,张冰.临床中药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周祯祥,唐德才.临床中药学(第10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钟赣生.中药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颜正华.中药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康延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谢鸣.方剂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谭兴贵.中医药膳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谢梦洲,朱天民.中医药膳学(第3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叶定江,张世臣.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龚千锋.中药炮制学(第10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吴皓,李飞.中药炮制学(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陈静,谢小花,安晓婷. 芡实产品的加工利用现状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4):137-139.
廖树红,张国良,黄志炜,等. 芡实加工及有效成分提取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21,21(7):142-150.
陈晓明,朱鼎程. 洪泽湖野生红莲子、芡实、菱角中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12,28(2):31-35.
刘琳,刘洋洋,占颖,等. 芡实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477-479.
手机商城
订阅号
头条
抖音
微博
快手
小红书
北礼府官方网站   京ICP备2025115033号-1  
Copyright © 2025 北礼府(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邮箱:blforg@126.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北礼府